近日,我校承辦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人工智能賦能工程科學前沿探索”專項項目啟動會在哈爾濱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相關負責人,我校李惠院士、校長助理高海波出席會議。25位指導專家和80余位項目負責人及成員參加啟動會。
人工智能技術為解決復雜工程難題提供了全新思路。“人工智能賦能工程科學前沿探索”專項項目的設立旨在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動工程科學的前沿創(chuàng)新,針對極端條件下復雜工程系統(tǒng)多尺度和高維強非線性兩個關鍵問題,開展復雜工程系統(tǒng)智能分析、優(yōu)化設計、制造過程、決策控制等基礎和應用基礎前沿探索研究,發(fā)展面向極端條件復雜工程系統(tǒng)精度、效率和穩(wěn)定性大幅提升的人工智能賦能工程科學計算理論,解決傳統(tǒng)科學計算算不準、效率低和不穩(wěn)定難題。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負責人在致辭中強調,應重視發(fā)揮人工智能領域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此次專項特別設立青年項目,把更多經費投向更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青年科技人員(男性<35歲,女性<38歲)。同時積極探索項目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允許項目負責人根據專家意見和建議,以及研究過程中的新發(fā)現、新思路調整研究計劃,鼓勵原始創(chuàng)新、大膽探索,允許失敗,推動人工智能前沿技術在工程學科應用中落地。專項項目負責人要詳細匯報項目立項背景、研究內容與技術方案、科學問題、創(chuàng)新點、預期目標和成果。
李惠院士代表承辦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發(fā)言,介紹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進展以及人工智能在解決工程科學問題時面臨的基礎性和核心挑戰(zhàn),并表示將努力在人工智能賦能工程科學基礎研究和落地應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開幕式結束后,按照學科領域劃分為3個并行分會場進行匯報和研討。21個專項項目負責人詳細匯報項目立項背景、研究內容與技術方案、科學問題、創(chuàng)新點、預期目標和成果。與會專家圍繞人工智能賦能礦業(yè)冶金、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海洋工程、工程熱物理、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與運載工程等工程前沿科學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
專家組針對各個項目研究內容設置、技術路線和預期成果等方面與項目負責人進行了充分討論,肯定了專項項目設立的意義,同時也指出項目研究工作要緊密結合工程實踐需求、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切入點,密切關注國際前沿動態(tài),建立動態(tài)優(yōu)化機制,及時調整技術路線,確保研究內容和成果的先進性和創(chuàng)新性。